印度是目前世界茶葉出口最多的國家,而且印度的茶樹大部分都是野生了,在很多年前就已經有了,后來又在中國引進了八萬顆茶種,加上印度的氣候和土壤條件十分適合茶葉的種植,因為茶葉特別豐收,出口量也十分多。
1-8月,除了普洱茶外,中國茶類出口均有所下降。紅茶降幅最大,出口1.92萬噸,減少3328噸,降幅14.8%。普洱茶出口量2132噸,增加305噸,增幅16.7%。
相比去年同期,1-8月,中國茶葉出口量僅僅減少4.68%,達23.4萬噸,這在當前的國際茶市中,已經難能可貴了。雖然出口量減少4.68%,但出口金額同比增加5.05%,達13.8億美元。
存在的問題:連續兩月負增長。
7月,中國茶葉出口2.97萬噸,同比減少4.04%。出口金額2.1億美元,同比增加9.09%。該月出口均價為7.07美元/千克,比去年同期增長13.67%,達2020年最高。
8月,中國茶葉出口2.84萬噸,同比減少20.44%。出口金額1.76億美元,同比減少11.29%。出口均價6.19美元,比去年同期增長11.51%。
世界茶葉貿易的基本特點:一是全球茶葉種植區域集中;二是茶葉進出口也較集中;三是紅茶是世界茶葉貿易主要品種。
一、全球茶葉種植區域集中在亞洲、非洲和拉丁美洲。
目前,世界上有超過50個國家和地區種植茶葉,但種植區域集中在亞洲、非洲和拉丁美洲。其中,中國、印度和斯里蘭卡種植面積位居世界前三位,2017年種植面積分別為222.5萬公頃、62.4萬公頃和23.2萬公頃,占全球茶葉種植面積的比重分別為54.6%、15.3%和5.7%。產量排名與種植面積略有差別,產量排名前三位的國家是中國、印度和肯尼亞,2017年產量分別為245.9萬噸、130.4萬噸和43.3萬噸,占全球茶葉產量比重分別為40.3%、21.7%和7.2%。
二、茶葉進出口較集中。
盡管種植茶葉的國家和地區僅有50多個,但參與全球茶葉貿易的國家和地區卻多達170多個。在這170多個國家和地區中,肯尼亞、中國和斯里蘭卡是世界前三大出口國,2017年出口茶葉46.8萬噸、36.7萬噸和28.9萬噸,占全球茶葉出口量的20.3%、15.9%和12.5%。前三大進口國為巴基斯坦、俄羅斯和美國,2017年進口茶葉20.5萬噸、18.1萬噸和16.6萬噸,占全球茶葉進口量的18.6%、16.5%和15.1%。
三、紅茶是世界茶葉貿易主要品種。
國際上一般將茶葉分為綠茶(greentea)和紅茶(blacktea),其中紅茶是全球茶葉貿易的主要品種。2017年世界茶葉出口230.7萬噸,其中紅茶出口166.1萬噸,占72%;綠茶出口為45萬噸,占19.5%。
肯尼亞是茶葉出口第一大國,2019年出口49.67萬噸,比2018年增加2.2萬噸。其中30%以上出口巴基斯坦,出口量為17.6萬噸;埃及是第二大出口國,出口量9.8萬噸。
其他重要出口市場分別是:英國4.6萬噸、阿聯酋2.4萬噸、蘇丹2.2萬噸、俄羅斯1.8萬噸、也門1.6萬噸、阿富汗1.1萬噸。
斯里蘭卡出口28.3萬噸,比2018年增加1.1萬噸。
主要出口市場是土耳其3.9萬噸、伊拉克3.8萬噸、俄羅斯2.9萬噸、伊朗2.2萬噸、利比亞1.2萬噸、中國1.15萬噸、敘利亞1.09萬噸。
印度出口24.8萬噸,比2018年減少7770噸。
伊朗和俄羅斯是其主要出口國,出口量分別為5.3萬噸和4.7萬噸,占出口份額40%。
其他重要出口市場分別是:其他獨聯體國家1.35萬噸、中國1.34萬噸、阿聯酋1.31萬噸、美國1.2萬噸、英國1.1萬噸、德國1萬噸。
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茶樹種植國
中國擁有3000多年的飲茶歷史,是世界上最大的茶葉種植國,也是茶園面積增速最快的國家,2014年茶園面積265萬公頃,比2000年增加156萬公頃,增幅達143%。印度位居第二。
由于茶園面積增加及科技進步使單位面積產量提高,世界茶葉產量穩步增長。2014年,茶葉產量前十位的國家分別是:中國、印度、肯尼亞、斯里蘭卡、土耳其、越南、印度尼西亞、阿根廷、日本和孟加拉國。
科技創新成果成21世紀以來茶產業發展亮點
如今,世界茶葉生產早已不是過去小農經濟時代粗放的生產加工方式,與茶葉有關的產業鏈條發生了長足的進步和發展,茶產業不再是原茶產品的簡單售賣,而成為一系列緊密相關的環節。21世紀以來制茶工藝和技術突飛猛進,世界涉茶產業的發展也日趨多樣化??偟膩碚f,無論是哪種類型的涉茶產業,都離不開科研,科研會帶動茶葉生產、茶葉加工、茶葉貿易的繁榮,不僅會提高茶葉的產量,還會提高茶葉的質量,更會隨之提高茶葉的銷量。21世紀的世界茶業在科技工作者和先進科技技術共同推動下,在茶園管理、栽培育種、生產工藝方法、產品創新和銷售管理等方面均取得持續穩定的發展??萍紕撔鲁晒殉蔀?1世紀以來茶產業發展的亮點。
中國茶葉總產量全球第一、在世界茶葉出口量排名中位列第二,當前數字化、智能化已經成為中國茶產業的發展方向。
全球種茶國家和地區有60多個、茶園面積約480萬公頃、年產茶葉近600萬噸、有飲茶習慣的國家和地區達160多個,中國茶產業總規模超過7000億元。
廣東省的人民比較喜歡喝茶,而廣東省是我國的“喝茶大省”。人均茶葉消費量多年來居全國第一。其中,以下兩個地方的茶葉最為出名。
第二個當然是:廣東省清遠市英德(英紅九號紅茶)。英德,素稱嶺南古邑,又稱英州。是廣東省歷史文化名城,旅游重鎮,位于廣東省北部,屬亞熱帶季風氣候。
英德紅茶出產于廣東省英德市“英德紅茶”是與“祁門紅茶”“云南滇紅”齊名的三大紅茶之一。英德紅茶作為響譽世界的中國三大出口紅茶,英紅九號曾作為英國皇室指定御用茶。其茶葉特點:外形秀麗,色澤金黃,金毫滿披,湯色紅艷,香氣持久,滋味嫩鮮,醇濃甜爽。早在1959年,直接利用云南大葉種鮮葉研制獲得成功,1964年工藝定型。九十年代初研發出品質卓越的金毫茶產品,成為紅茶之最,被譽為“東方金美人”。
第一個肯定是:廣東省潮州市鳳凰鎮(鳳凰單叢茶)。潮州市位于廣東省東部,屬亞熱帶海洋氣候,年平均氣溫21.4°C,降雨量充沛。潮州市茶葉生產區山高日照短,云霧雨量多,冬春不嚴寒,盛夏無酷暑,適合茶樹生長,茶樹沒有明顯的休眠時間,四季可產茶。鳳凰單叢出產于鳳凰鎮,因鳳凰山而得名。鳳凰單叢茶的采摘初制工藝是手工與機制相結合。其制作過程是曬青,做青,殺青,揉捻,烘焙六道工序。按照制作工藝,可將其劃分為肉桂香,黃枝香,蜜蘭香等十大型號八十多個品系,其成品茶外形條索比較粗壯結實,色澤柔潤有光,沖泡清香持久,潤喉回甘,具有獨特的山韻。2010年4月6日,原國家質檢總局批準對“鳳凰單叢茶”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。
我是廣東省鳳凰人,我家有種茶樹,也是相當認可我們鳳凰的單從茶,確實名不虛傳,也是我們鳳凰的主要經濟作物,希望大家以后可以多了解鳳凰單叢茶。
1石縫野茶:主產區位于 臨安 龍門 金竹塢內,茶香濃醇,茶中之精品
2西湖龍井:產區西湖 歷史悠久,馳名中外,是名茶的代表
3黃山毛峰:位于安徽省歙縣,是中國綠茶類目中的精品茶葉
4鐵觀音:主產區福建 安溪 具有抗衰老清熱降火等養身保健功能
5碧螺春:產于蘇州 太湖洞庭山 葉嫩,水清,味濃
6信陽毛尖:主要產于豫西大別山區,清新明目,生津解渴
7祁門紅茶:安徽祁縣,以八月出產的茶葉最佳
8武夷巖茶:產于福建武夷山,是功夫茶中品種最豐富的茶葉
9六安爪片:國家明茶,綠茶中特種茶類
10太平猴魁:萬國博覽會獲得金獎
2019年,出口量超過1萬噸的茶葉生產國和地區達到14個,中國臺灣地區的出口均價最高,為12.09美元/千克;其次是中國,近年來中國茶葉的出口均價持續上漲, 2019年達到5.51美元/千克;排在第三的是斯里蘭卡4.57美元/千克,而肯尼亞茶葉出口量雖然全球最大,但出口均價相對較低,僅2.33美元/公斤。日本茶葉出口量保持在5000多噸,但出口均價全球最高,達到了26.41美元/千克,巴西的出口均價也達到了6.09美元/千克。茶葉消費國家和地區的再出口均價相對較高,法國再出口均價為21.38美元/千克,其次是德國,為10.98美元/公斤,英國為7.11美元/公斤
2020年全球前五大茶葉出口國共出口茶葉147萬噸,其中肯尼亞茶葉出口量為52萬噸,同比增長4.6%,位列第一。值得注意的是,除了肯尼亞,其余四個國家茶葉出口量同比均有下降。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,多個主要茶葉出口國家在疫情的影響下,茶葉的生產與出口計劃均受到一定的影響,而未來隨疫情的散去,茶葉的生產與出口將會慢慢復蘇。
茶葉的生產與出口將會慢慢復蘇。